不辞而别的牙齿
大班段项目活动
LOVETEETHDAY
活动缘起
晨间活动的时候,宁宁跑过来告诉我:“蓝老师,昨天妈妈带我去看牙齿了!"睿睿听见了也说:“我已经掉了好几颗牙了......”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这件事。
小钦
我掉牙了,我已经掉了三颗了。
崽崽
我的牙齿是吃饭的时候掉下来的,我差点就把牙齿吃了!但是我的牙齿掉下来不怎么疼。
文怡
我的牙齿本来就不好,刷牙的时候那颗黑黑的牙齿掉了。
珞萱
我觉得高兴,妈妈说掉牙就是长大一岁了。
妞妞
我都不敢笑,怕他们笑我老奶奶。
老师的话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孩子的掉牙事件引起了孩子们对牙齿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发现幼儿对此产生兴趣时,我们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唤醒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意识。
掉牙的样子
孩子们都对乳牙发生的新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反应——害怕、好奇、困惑、开心······
从谈话活动中了解到,孩子们对牙齿的科学认知比较有限,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牙为什么会松动、会掉落,也不知道学龄期换牙是每个人必经的自然规律。针对这些我们开展了关于牙齿的项目课程,让孩子更了解牙齿。
掉牙的感觉
容容
我说话说不清楚了。
俊文
掉牙的地方凉凉的。
浩皓
我喜欢舔掉牙的地方,可奶奶说不能舔,舔了会长歪的。
小杰
我觉得牙掉了嘴巴就漏风了。
杨杨
我也喜欢舔,舔舔我就可以知道我的恒牙是不是长出来了。
掉牙统计表
孩子们很想知道有多少人掉牙了,这时轩轩提议可以来统计掉牙的人数。可具体应该怎么来统计呢?宁宁想到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来进行统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宁宁在表格上画了一个表示牙齿没有掉的标记和一个表示掉了牙齿的标记。然后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掉牙情况把名字填写在相对应的表格里面。
统计结果出来了,班上有11个人没有掉牙齿,还有16个人已经掉了牙齿。
老师的话
《数学核心经验》指出:幼儿能够根据事物表面的、具体的、简单的特征进行分类。幼儿自主分类出“掉牙了”和“没掉牙”两种情况,并设计出表格让全部幼儿进行填写,最后通过计数来对表格的信息进行统计与比较。
换牙后牙齿去哪儿?
筱筱
换牙后你们的牙齿去哪里?
墨宝
我下面的牙齿被奶奶扔到屋顶上去了。奶奶说下面的的牙扔屋顶向上长。
多多
我上面的牙扔到床底下去了。
EarthHour
这不就是小时候我们都经历过的,关于牙齿的传说吗?似乎成了童年里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同样这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传承,是对孩子在换牙时期的一种美好期盼。于是在阅读区,老师提供了传统绘本《牙齿、牙齿扔屋顶》,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传统习俗。
牙齿大调查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还没掉牙,而有的小朋友却已经掉牙了呢?我们的牙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对于牙齿的问题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开展了牙齿大调查活动。
通过调查表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现在我们的牙齿一共有20颗乳牙。
2.牙齿和牙齿之间是不一样的。
3.我们的牙齿掉了是要长出新牙齿的。
EarthHour
但是孩子们还有一些没有解决的困惑:
1.牙齿为什么不一样?每颗牙齿都有什么用呢?
2.我们为什么会掉牙齿?
3.为什么会有蛀牙呢?
4.有哪些预防蛀牙的好办法呢?
老师的话
收集资料是探索型项目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鼓励幼儿用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去探索牙齿的奥秘,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去查找关于牙齿的资料。
认识牙齿
牙齿的结构
我们经常听到牙医说牙髓炎、牙周炎、牙槽骨等,在孩子们的认知里,牙齿就是一个整体,他们没想到一颗颗小小的牙齿里竟然有这么多的奥秘。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原来我们的牙齿每一个结构都各有妙处,在口腔里各司其次,缺一不可。
牙齿的名称作用
孩子们发现了有的牙齿是尖尖的,有的牙齿是方方的,而有的牙齿是大大的。那么它们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呢?于是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了牙齿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
切牙是用来切碎食物的,
尖牙是用来撕裂食物的,
而磨牙是用来捣碎食物的!
牙齿的功能
孩子们不光了解到牙齿的名称和作用,感叹一颗小小的牙齿也有这么多学问,我们还了解到牙齿的功能:
1.咀嚼功能。
2.辅助发音的功能。
3.美观的功能。
牙齿入侵者
在认识牙齿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蛀牙的由来产生了好奇心,到底蛀牙是怎么形成的呢?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们决定通过实验来帮助孩子探索蛀牙的形成原因。我们用鸡蛋代替牙齿,并将鸡蛋分别放进自来水、可乐和醋当中浸泡。每天观察并记录鸡蛋的变化。
4天后,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泡在白开水里的鸡蛋没有变化,蛋壳还是硬硬的;放在醋里的鸡蛋壳上有褐色的斑点,有点黏黏的,一捏就碎。
6天后,泡在可乐里的鸡蛋,蛋壳变成了褐色,臭臭的,表面还有一层霉菌。原来,饮料附着在牙齿上真的会伤害我们的牙齿。
结论:酸酸甜甜的食物会使牙齿变色,还会腐蚀牙齿,时间越长腐蚀的越厉害!
对牙齿有益或有害的食物
实验后,孩子们又提出了新问题。哪些食物对牙齿是有益的?还有哪些食物对牙齿是有害的?他们用画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观察小朋友的画得知,含有矿物质和维生食物是对牙齿有益的。比如水果中的樱桃、葡萄、西瓜等。以下食品对牙齿有害,它们含有大量的糖并容易黏附在牙齿上,不易清洁干净,可能导致龋病发生。如:糖果、蛋糕、冰糖葫芦冰淇淋、巧克力等。
如何保护牙齿?
为了避免龋齿,怎样刷牙才能更好的保护牙齿呢?孩子们通过分享自己的刷牙经验,和老师一起讨论无死角的刷牙方法,并共同查阅资料,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正确的刷牙方式和步骤,成为班级的示范刷牙法。
家长反馈
以前孩子总是喜欢乱刷牙,学习了正确的刷牙步骤后,每天都认真刷牙,刷的特别干净!
老师的话
《指南》健康领域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到:大班的孩子要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每天早晚主动刷牙,方法正确。我们通过该项目活动的开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步骤和护牙爱牙的方法,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我不怕牙医
医院看牙齿,但到了换牙年龄又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去看牙。为了帮助孩子们克服看牙的恐惧,我们开展了绘本故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让孩子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知道原来看牙病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邀请幼医院看牙齿的经历和感受,鼓励孩子们勇敢坚强不怕看牙,知道牙齿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找牙医进行治疗。
课程小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不辞而别的牙齿》这一项目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huqx.com/bdfnzym/1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