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口在之前的农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有着非凡的意义。比如在宋朝规定不允许杀耕牛,马不能乱杀。主要是之前农耕时代经济收入全凭这些牲口,人们对牲口有着太多依赖性,一家的收入基本上全靠牲口的劳作才能取得收入,因此牲口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是“宝贝”。老农们在买这些牲口时,都十分上心注意,经过千百年的经验,在买牲口时也得出了一些买牲口的俗语总结,这些俗语是现在听来也十分的适用。今天老农就和大家聊聊这些买牲口说的老话是啥意思。
一,驴老牙长,马老牙黄
记得之前在热闹非凡的牲口市场,有许多“牲口经济”,他们帮人挑选牲口,砍价等等,这是一项技术活,需要看牲口毛色是否光泽、体型匀称、胸肌是否发达、眼睛是否有神、精神是否萎靡等等。都想挑个年轻力壮的能干活的牲口,自己又不懂怎么办?
比如“马老牙黄”说的是,在看马时都会看牙口是否好,牙口好就代表消化好长的壮。马发牙的规律不同于人类,幼崽是没有牙齿的,每两年左右会长出一对牙齿,先长出来的是门牙位置的牙齿,以后依次两边开始发牙。有经验的农民可以通过触摸牙齿数量来判断牲畜的年龄,而到了一定年龄马的牙齿就会发黄。
马的牙齿分为乳齿和永久齿,小马驹在1~2周开始生出乳齿,至3左右事岁时乳门齿由于永久门齿的生长而被顶落。3到5岁时岁时乳中齿脱落,永久中齿出现,4到5岁时乳隅齿脱落,永久隅齿出现。马长至5岁时切齿全部换完,俗称齐口。马的切齿由于采撷食物而受到磨损。这种牙齿磨灭具有明显的逐年变化规律。根据这些牙口的损伤和颜色就能看出来马的岁数。
“驴老牙长”说的是而驴着年龄的增长,牙齿也逐渐增加变长,人们也买驴时,常常是站到驴的左侧,右手抓笼头,左手托嘴唇,触摸上下切齿是否对齐,而后掰开上下颌(观察切齿的发生、脱换、磨灭和臼齿磨损情况,主要依据是切齿的发生、脱换及磨灭的规律鉴定驴的年龄。老话也常“七咬中渠,八咬边”,中渠指的是10岁左右,中渠平的话就是这头驴大概10岁了。
二,弓脊驴,凹腰马,驼腰老牛不用打
除了在牙口上能看出一个牲口的好坏外,从牲口的外表体型构造上、肩、胸、腹、臀、腿、蹄、腰,骨架结构、走路姿势等等,身体各部分都能判定某一种牲口的好坏,农村老人就常说驴的腰部突出,如弓形状的驴,为好驴,牛也如此,在买牛时,看到驼腰老牛,基本上就能断定这头牛是否健壮,是否能吃苦耐劳。而马的腰部呈现凹型为好马的标准。
三,千里骡马,一地牛
买牲口除了要看牲口的外形,对它的生活习性也要懂上那么一点,而这句老话说的是,买骡马本地相不种的话,可以去很远的地方买,然后运输过来,骡马不会出现水土不服而导致的各种病状。
之前农村人出个远门做个小买卖,以骡子为坐骑的颇多,也是运输的好工具而且比较听话。马,那更不用说了,无论之前打仗还是运输粮草全凭马。也没听说过马水土不服,跑不动了。
可是牛不行,牛容易不服水土,只能在一地使用。在现实情况中,牛到新的环境后,为了预防牛水土不服,农民常常在前3天一直喂牛凉白开水,不然牛就会出现拉稀,不爱吃草,缺水等症状。牛拉稀要好几天才可以适应过来,其实水土不服还有一方面就是,牛在运输当中受到惊吓,导致正常的生理循环被破坏,这些养牛户要切记。不过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卖有一些治疗牛水土不服的药。
这些老话现在看来,还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你觉得这些老话说的对吗?不妨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