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定下“不下床、不吹风、不洗澡”的“坐月子三不原则”,儿媳遵命产后20天不下床,结果左腿肿成了“大象腿”。医生介绍,产妇左腿深静脉中有血块,一旦血块脱落“乱跑”堵住重要的血管,引起肺栓塞,可能会导致猝死。
28岁的张晶(化名)家住汉口百步亭,前段时间,她通过剖宫产下一名健康的宝宝。由于是第一次当妈妈,身体娇弱的张晶十分怕疼,一直躺在病床上不敢动。出院后,婆婆一再叮嘱她,坐月子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下床。
在婆婆的叮嘱下,张晶每天除了上厕所,几乎都躺在床上,连吃饭都是靠着床头吃。20天后,张晶突然发现自己的左腿比右腿足足粗了一大圈,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条“大象腿”。
几天后,变粗了的左腿肿胀疼痛,影响到了行走。前天上午,家医院后湖院区就诊。检查发现,其左下肢有血栓形成,医生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即左腿深静脉中有血块,一旦血块脱落“乱跑”堵住重要的血管,引起肺栓塞,可能会导致猝死。
昨天上午,该院血管外科医生通过介入手术将张晶左腿的血栓抽吸出来,经溶栓治疗后,张晶左腿的肿胀已经消失,身体已恢复正常。
屈碧辉副主任医师说,产妇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仍处于高凝状态,血流缓慢,很容易形成血栓;长期卧床,更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他建议,产妇在产后应尽早下地活动,避免久坐久卧,即使行动不便,也要经常在床上活动双腿双脚,以避免血栓形成。
晚报君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发现还有一些致命的坐月子误区。很早以前,就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刚生完宝宝的妈妈在坐月子期间不可以洗澡,因为孕妇在生产完后身体特别虚弱,而且免疫力低下,如果洗澡很可能导致着凉或者感染,严重的话会留下很多后遗症,也就是所谓的月子病,所以坐月子不能洗澡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
现在医学上把坐月子叫做“产褥期”,主要是说产妇在分娩结束后虚弱的身体状况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产妇需要细致入微的照顾,避免“产褥感染”的发生,虽然产褥感染的发病率较低,可是一旦发生,严重者可导致产妇死亡。“产褥感染”,顾名思义,就是产妇本身受到了病原体的感染,这和身体的清洁有很大的关系,洗澡是清洁的最好方式。
传统的坐月子方式存在诸多误区,但很多人都不晓得。出于稳妥起见,许多婆婆都会选择按照传统来照顾媳妇,但往往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这些传统产妇坐月子的误区,产妇和照顾产妇的婆婆(妈妈)们,都要知晓,别再犯错误了!
传统产妇坐月子误区
↓↓↓
误区一:懒月子
饭菜都得端上床影响恶露及时排
许多老人认为,产妇产后体质虚弱,需要好好保养,月子里最好少下床活动,甚至饭菜都得端到床上吃。
专家点评:这样做弊大于利,产妇产后及早下床活动,不仅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环、恶露及时排出,还能使腹肌得到锻炼。
正确做法:如果是顺产,产妇当天就可下地并稍微走动;若是剖腹产,术后一两天也可下地了,不过要避免猛烈坐起。除加强活动,还应多吃粗纤维绿叶菜。
误区二:闷月子
门窗紧闭坐月子憋得产妇要中暑
老例看来,凡产妇都是怕风的,所以即使是夏天坐月子,也得把房屋的门窗紧闭,不能留缝隙,而产妇也要长衣长裤,全身武装。
专家点评:在夏天,没有必要这样坐月子。房屋门窗紧闭,空气不流,如果天气闷热,产妇很容易中暑。
正确做法:适当开窗通风,但应避免穿堂风,毕竟刚生完孩子,抵抗力低,容易感冒。若是开空调,因为风比较“硬”,不能直接对着产妇吹,可以打开产妇隔壁房间的空调,让冷气“飘”过来,一样能享受清凉。产妇汗多时要勤换衣服,穿着以宽松、舒适为度。
误区三:脏月子
不让洗澡怕落病汗水淋漓身发馊
生完孩子后,新妈妈恐怕全身都已被汗水浸透了,刚想痛快地洗个澡,但家里的老人说话了,坐月子期间不能洗头、洗澡,会落下关节炎等月子病的。
专家点评:这种说法根本不正确。自然分娩的产妇,分娩后2-5天便可洗澡,只要注意24小时内不洗澡就可以了。
正确做法:洗澡用淋浴,且时间不宜过长,每次5-10分钟,水温调至34-36摄氏度。如果分娩不顺利,出血过多或有创口,以及平时体质较差的人,则应等身体调理好再洗。
误区四:素月子
腥膻之物难吃到产妇缺乏蛋白质
许多地方都有让产妇忌口的习惯,面对牛羊肉、鱼虾等物,产妇只能望而兴叹。
专家点评:纯属无稽之谈。人体各器官组织,哪一样也离不了蛋白质,分娩时损伤了一些组织、器官,更需要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鱼、肉、家禽中所含蛋白质丰富,是不可缺少的。
正确做法:在吃鱼、肉等食物时,只要不加辣椒等辛辣调料就可以了。
误区五:淡月子
为下奶吃上“白食”低钠症悄悄来临
很多产妇在产后的头几天里过着“食之无味”的生活,这是因为老例说,饭菜内放盐会影响下奶,所以只能吃“白食”。
专家点评:不正确。只喝白水、吃白饭,几天下来人就会全身乏力,这在医学上叫低钠综合征,产妇分娩后代谢旺盛、乏力多汗,同样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正确做法:正常饮食即可,没必要刻意无盐。
误区六:臭月子
牙齿松动因缺钙刷牙枉然担恶名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不能刷牙,否则会造成日后牙齿松动,持这种观点的老人不在少数。
专家点评:这也没必要。吃饭后牙齿间会存有大量食物残渣,发酵后进而腐蚀牙齿,还会诱发其他疾病。
正确做法:产妇牙齿松动并非因刷牙引起,而是哺乳使得钙大量流失,所以,当务之急是补钙而不是不刷牙。
误区七:汤月子
喝汤虽然有必要吃肉才能保体力
产后多喝汤,几乎每家人都会做很多汤犒劳产妇,认为喝汤更有营养。
专家点评: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产后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矿物质、多维生素,易消化、易吸收为准。产褥期喝汤是必要的,如鸡汤、排骨汤、鱼汤、蘑菇汤等,可促进母乳分泌。但这并不意味着汤比肉有营养,喝汤时也应吃些肉,这样才可尽快恢复体力。
正确做法:液体食物每天约需1-1.5升。
误区八:蛋月子
产后误入“鸡蛋阵”蛋白过剩肾受罪
经常可以看到,生完孩子后,产妇就“淹没”在鸡蛋堆里了,老例认为,鸡蛋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
专家点评:吃鸡蛋应适可而止。虽说鸡蛋营养丰富,但吃得太多,蛋白过剩会增加肾脏负担,而富余的部分也都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了,且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
正确做法:每天吃两个鸡蛋为宜,最多三个到头了。
▼
来源:武汉晚报、蘑菇好阿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出品
武汉晚报新媒体
编辑
欧阳崧版式
欧阳崧
商业洽谈
(杜鹃)
赞赏
长按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huqx.com/zlbdf/6400.html